图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21地CPI涨幅扩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全国CPI比上年上涨2.0%。12月,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8%。同比涨幅较11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1时代”。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31省份12月CPI同比均为上涨,涨幅高于或低于全国水平的省份分别为13个和14个,11月分别为11个和15个。从涨幅来看,海南等21省份涨幅高于11月,上月仅有海南涨幅扩大;3省份与11月持平,上月持平省份仅有西藏;7省份涨幅低于11月,上月则有29省份涨幅收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时代”省份较上月增加5地。
具体来看,重庆、新疆、广东、上海、福建、西藏、青海、江苏、江西、湖北、海南、山西、甘肃等13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其中重庆等11省份处于“2时代”,较上月增加了广东、上海等5省份;北京、辽宁、吉林、浙江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天津、黑龙江、广西、四川、云南、宁夏、河北、山东、内蒙古、湖南、安徽、贵州、河南、陕西等14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
另外,从增减幅来看,海南继续居首,增加0.9个百分点,新疆降幅最大为0.6个百分点。
东北证券宏观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12月CPI通胀较前月稍有回升,但回升幅度略低于市场预期。结构上,菜价与猪价对冲,食品仍是主要贡献力量,油价对CPI形成小幅拖累,核心CPI较前月略有升温。
未来CPI怎么走?
官方: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2022年,国内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对于2023年物价,从官方和机构预测来看,高通胀风险不大。
针对2023年物价走势,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1月12日表示,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等发文指出,2023年通胀风险可控,CPI中枢可能升至2.1%左右,节奏上前高后低,1至2月可能阶段性升至3.0%左右。
文章同时列出两大不确定性因素:一是防疫政策优化之后,需求集中释放、叠加2022年偏松货币政策的滞后影响,服务价格有阶段性脉冲式上行风险;二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强,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仍有较强不确定性,可能增加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平安证券报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CPI的阶段性高点在一季度,可能会达到2.5%上下。超季节性因素中,可能猪价的影响最大,但涨幅也相对可控,上半年CPI可能仍然难以突破3.0%。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消费修复有可能带动CPI涨幅阶段性扩大,特别是与服务消费相关的文娱旅游、酒店、机票等价格可能出现较快上涨。预计2023年CPI涨幅中枢会有所抬高,全年累计涨幅有望达到2.5%左右,其中年初运行在2.0%或略高的温和区间。
“2023年猪周期将主要运行在价格下行阶段,前期美欧货币当局大幅收紧政策会带动 2023年海外通胀较快降温,这些因素都不支持国内CPI在2023年出现大幅上涨。”王青表示。
东北证券宏观报告预计,叠加基数影响测算,2023年CPI通胀全年呈V型走势,7月迎来年内低点,三四季度将趋势上行。其中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受猪价显著拖累,1月CPI同比较2022年12月难有显著抬升,而2月受基数影响将成为上半年通胀高点;二是核心CPI将趋势向上,但是供需矛盾转换需要时间,叠加2022年M1货币供给同比连续收缩,核心CPI上行节奏相对可控。(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刘勇:为网络安全提供中国解决方案****** 光明网讯(记者梁天天 王鹏威)11月10日,以“深化网络空间安全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网络安全技术发展与国际合作”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兼副总裁刘勇围绕新形势下数据安全合规治理及开源软件安全进行分享。 作为一个已经参加过9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乌镇“老朋友”,刘勇表示,世界互联网大会对企业的发展,对大家了解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共建网络世界 共创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刘勇指出,这与奇安信“创新安全”的理念不谋而合。奇安信的企业使命就是致力于“让网络更安全,让世界更美好”。在一些重大应急网络安全保障工作中,奇安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网络安全领头羊企业的作用。 在2022北京冬奥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奇安信作出了突出贡献,创造“零事故”的世界纪录。刘勇表示,奇安信在各有关部门指导下配合冬奥组委会,通过提出中国模式、创造中国服务、提供中国产品等一系列方法,结合7×24小时的服务,以及9大类55款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产品,全方位、无死角保障冬奥安全运行,为2022北京冬奥会安全、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刘勇介绍,奇安信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如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今年我们做了一项研究,对一带一路沿线147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安全现状做了一次调查,其中113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未来,数据的流动安全管理将成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件事情上,全球各个国家都在探索,作为网络安全的领军企业,我们也致力于在这方面研究中国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刘勇说。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快盈v地图 |